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37000dcm威尼斯

再创佳绩,能动学院多位教师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

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通报(2021年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徐进良、张乃强、刘宗德、付忠广、徐鸿、朱忠亮等6名教师获得奖励,其中项目奖2项,人物奖1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奖励名称: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获奖人:徐进良

徐进良教授长期以来带领团队,围绕大型热力发电、新能源利用中的能效提升及过程强化,着重在多相流与传热传质方面开展高水平研究。在火力发电低品位能源利用及节能、高温太阳能吸热及热化学、先进动力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及跨临界co2发电循环)、先进换热设备及高热流密度设备冷却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先后任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及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政府特殊津贴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会副主任,电站能量传递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water杂志编委,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energy杂志特邀编辑。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获2012年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最佳论文审阅人。合作英文专著2部,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连续六年获得爱思唯尔中国能源领域高被引学者。


奖励名称:202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名称: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高温腐蚀防治技术及应用

项目完成人:梁昌乾、张乃强、刘宗德、李俊苑、刘福广、鲁金涛、曹杰玉、徐鸿、夏良伟、朱忠亮、李勇、王彩侠、何磊、何修年、李念震

项目成果介绍:该项目属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电厂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项目组在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腐蚀防治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制(修)订国标2部、行标1部、团标 1部,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ei收录50篇。该成果先后在华能、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大唐、华润、广东能源、浙能等发电集团共199台机组成功应用,累计新增销售额16.68亿元,新增利润1.26亿元。成果实现了锅炉管内壁和外壁的高温腐蚀综合防治,显著降低锅炉爆管和机组非停次数,对机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引领我国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奖励名称:202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名称:复杂工况下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运行控制与集成优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项目完成人:刘志坦、顾春伟、严志远、付忠广、张守臣、任晓栋、陈欣、徐朝刚、李雪松、张涛、杨根生、王凯、李林、刘军、李玉刚

项目成果介绍:该项目由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开展理论与技术攻关,率先开发并形成复杂工况下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运行控制与集成优化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在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北京京丰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多台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成功应用,有效提升了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对不同运行环境的适应性。依托该研究成果,形成了iso 29461-7国际标准。本项目共申请28项专利、授权22项(发明专利12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ei 19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牵头编制iso进气过滤国际标准1项。本项目建立了燃机进气温度运行控制技术体系,打破了oem厂商对相关技术的垄断,逐步缩小我国燃机设计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及多个示范工程的实施为行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为燃机充分发挥灵活电源优势、更好承担电网调峰任务提供保障服务。


电力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改革后首批批准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电力领域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其一、二等奖项目可由承办机构直接推荐参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

审核:肖万里、徐进良


网站地图